我们听过太多这样的故事,恋爱时男人各种迁就忍让各种体贴付出,最后女人感动了,考核通过最终修成正果。可是结婚之后,慢慢男人没那么迁就了,也不那么体贴付出了。他们有了第一次忘记生日,第一次破记录的失联时间,第一次冲着你咆哮,第一次摔门而去,甚至第一次彻夜不归。
所以这时女人在吵架时会悲痛至极地说「你变了,你以前对我那么好,你现完全变了」。很多关系来到这个阶段时女人通常会有极大的失落感,委屈,愤怒。甚至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。然后她们身边的女人还会附和几句,「男人都这样,都是骗子,追到手就原形毕露了」。
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到底是男人变了,还是就是这些男人的本性?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?
1、
在一段关系中有能力关注「我们」的人,必须要有很重要的前提,那就是他自己的自我人格发展的比较完整。
说简单点,要给出爱的人必须自己拥有爱,就好像你要送别人一个苹果,那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苹果。否则即使你想给,也是给不出来的。
很多失衡的关系的早期中,男人无微不至肝脑涂地的追求一个女孩,任打任骂,没有自己只有对方,这样的关系都一定是不稳定不长久的。
他们带着自我压抑小心翼翼的讨好,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很低,因为对爱非常匮乏,所以渴望通过不断的付出和讨好换回对方的爱。还有一种我称之为是「狩猎心态」的讨好,是靠这段关系来找存在感,自我证明,我要把你追到手,证明我足够牛。或者在一个人身上这两种成分都有。当他们的关系真正稳定下来时,那个男人却「变了」,这个好再给不出来了,之前给的「好」是用一种自我消耗的方式在给,靠撑、靠忍、靠死扛、靠自我说服,而不是来自于本然的状态。所以给到最后不是不想给,而是消耗殆尽给不出来了。而且这个男人的潜意识就会有个声音是「我付出了一年多了,你总该回报我点了吧」「我累了,不想给了,我觉得我给的够多了,我希望你能给我一点爱。」
2、
心智成熟的人才有完整的自我,有了完整的自我才可能真正开始关注「我们」,才可以在关系中做到很好的平衡。他们会让身边的人很舒服,体贴而不谄媚,真诚而不刻薄,幽默而不低俗,博学而不卖弄。
很多在关系中触礁的女人,一开始通常都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,即使有自己的问题也应该占很小的比例。但往往在处理亲密关系中女人存在这些逻辑:
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懂我,如果你不懂我,就说明你不爱我;
如果你不懂我,我不会跟你说我要什么,因为如果是我找你要的,你再给我那多没意思啊;
所以你得猜,猜猜猜;
而且如果你知道了我想要什么必须要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表达出来,如果不是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表达,那也说明不爱我。至于我具体想要哪种方式,第一我自己可能也不清楚,但是我清楚我不想要什么,第二同上,如果我告诉你了,那是我找你要来的,你再给我就没劲了。
这些话虽然白纸黑字的写出来感觉很荒谬,但是很多人都发现在潜意识中就是这样的逻辑。这就是孩子的逻辑,孩子的逻辑就是不讲道理的逻辑。所以这样你会吸引一个相同不成熟的伴侣来到身边其实并不奇怪。
如果你的伴侣心性不够成熟,很多事情都不能符合你的期待,你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责备对方。因为责备除了会让对方觉得愤怒和愧疚之外就是深深的无力感。无力感一旦出现自我改变的力量就完全丧失掉了。
爱,从需求的角度来看,并不是我们双方克制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对方的需求,而是我们双方都合理的表达自己的需求,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,然后理解对方的需求,去彼此完成对方的需求。
我们要把对方提出的请求和需求,当成对方给我们的礼物,出于内心的爱去完成,而不是压力和责任。如果不能满足对方的需求,我们要明确的告诉对方,有什么原因,做不到,不要特别刻意地违心地去满足对方的请求,这样就不会变成一种压力。当对方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时,我们也要抱有一种理解的态度,而不是抱怨和埋怨。
爱是积累来的,不爱也是。说出你的请求也是一种表达爱的途径,促进双方感情交流的一个载体。通过提出、理解、满足对方的请求和需求,来增进双方的感情,让对方感受到爱的流动。